查看原文
其他

全面性教育中的爱情教育

肖瑶 刘文利 爱与生命 2019-12-01

  说到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是青少年的情感发展。除了亲情、友情和师生情这些原有情感关系的变化之外,青春期的特殊性之一在于性萌动给很多孩子带来新的关系话题,那就是青春期的爱情。在我们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以下简称《珍爱生命》)中,三年级讲“青春期的身体变化”“青春期来了”“青春期的困惑”,四年级讲“青春期的性萌动”,五年级讲“青春期的爱情”,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春期的情感话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到底要通过全面性教育向学生传达什么?我们要不要真诚、坦率地跟青春期的孩子谈爱情的话题?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本期微信,我们共同探讨。

一、关于青春期的爱情教育,避免走向两个误区

误区一:不必重视——青春期的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

  很多成年人会说,青春期的爱情算不上是真的“爱情”,不必引起重视。但是事实不然。一方面,当青少年的这段关系本身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包含亲密、激情或承诺的爱情元素时,我们很难说出“真正的爱情”与之的特定界限或区别;另一方面,这种说法本身是对青少年的不尊重,即使他们对于爱情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体会,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情感发展,尊重他们的感觉和对于情感的探索。

  此外,调查研究也告诉我们,现今青少年的恋爱行为并不罕见。美国(2003)的一项国家性调查显示,26%的12岁青少年处于恋爱当中。大多数青少年自我报告了很多情感卷入,包括爱的表达,成双成对地出现在公众之中,以及交换礼物。Rutger等(2007)的调查发现,14~16岁的青少年当中,85%的学生报告了已有约会行为。我国也有关于恋爱行为的调查,如上海市(2014)618名初三学生的调查显示,95%的学生和恋爱对象发生过拥抱、接吻等亲昵行为。广东、福建和山东(2014)的1088名中学生调查显示,中学生恋爱的比例为28.5%,有2.2%的中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四川省内江市(2016)对117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过恋爱经历的高中生占42.1%。杭州市(2017)的一项研究显示,603名初中生中,分别有1.3% 男生和0.7%的女生曾经自我报告有过性行为。

  无论我们如何回避,青少年的恋爱现状已是不容忽视,由此引发恋爱相关的亲密行为也需要引起充分重视。

误区二:必须禁止——来自教育者的权威决策

  除了不加重视,另一种错误的态度是认为青春期的爱情必须禁止。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学校和父母对于孩子恋爱的态度是“明令禁止”,甚至有一些学校采取让孩子写保证书的措施以期保障校园内不会有“恋爱事件”发生,还有父母“棒打鸳鸯”坚决拆散孩子之间的“恋爱关系”。

  然而,这种专制打压的方式未必能产生好的效果。从我们课题组过去访谈初中生的结果来看,很多学生瞒着父母和老师偷偷摸摸恋爱。换言之,不是这种专制真的发挥了作用,而是学生的恋情从公开转入“地下”,作为孩子的教育者、监护人失掉了知情和获得孩子信任的机会。不了解孩子的恋爱状况,不了解他们在恋爱中的情绪变化,更不了解他们是否会发生性行为,任其发展,这样的后果实在是细思极恐。

二、青春期爱情教育的正确方式

(一)引导孩子以积极的心态认识青春期的爱情

  爱情在每个人心中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它的核心特质是积极、美好的,这一点受到广泛认同。美国、俄罗斯、立陶宛、中国的跨文化研究表明,恋爱被认同的五个核心特点包括:生理吸引、侵入性思维、利他主义、自我实现、情感满足,这些特点具有国家间的一致性。其中,生理吸引是指认同性吸引很重要;侵入性思维是指总是想到对方;自我实现是指认为恋爱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成为更好的人;利他主义是指愿意为对方付出;情感满足是指认为浪漫关系是最幸福的事。此外,各国研究者通过对美国、英国、中国的被试进行大脑扫描发现,与普通朋友图片相比,当被试看见恋人的图片时会引起专门的脑区激活。且这些研究均表明了激活区域包含与奖赏相关的脑区。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与恋人有关的联想会带来与受到奖励相似的感受。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邹枝玲等人的研究还证明了爱情会引起大脑的改变,恋爱中的人与没恋爱的人相比,大脑更加兴奋,幸福感更高。因此,我们在给青少年说“爱情”这一话题时,需要传达积极、正面的思想,让他们认识到爱情中的美好品质,切勿打破他们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

(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五年级下册P3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当然,青春期的爱情心理有其特殊性。青少年处于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他们大多在恋爱问题中并非像成年人那样在意关系的联结和长久性,而是更多地关注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的确,我们会发现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关注异性,也愿意让异性关注自己,注重穿着打扮,在意异性对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需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当孩子能够直面这一份内心的悸动,它很可能成为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激励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学会表达、学会完善自我,这些都是追求爱情的重要品质。

(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四年级下册P2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五年级下册P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二)帮助孩子看清青春期爱情的风险性因素所在

  我们在性教育中很看重给孩子“客观”的知识。所谓客观,即正、负面的信息都需要呈现。在青春期的爱情教育当中,也是如此。尽管我们说爱情有其美好的一面,青春期的爱情自然发生、不能采取消极压制的态度。比起成年人,青少年的恋爱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作为监护人或教育工作者必须跟孩子坦诚相待,帮助他们认识这些风险、提高他们应对风险的能力。

(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五年级下册P3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风险因素一:情绪问题。

  在《珍爱生命》五年级下册“青春期的爱情”主题中,我们告诉孩子:青春期的情感美好、纯真而甜蜜,但同时也是易变的。的确,诸多研究表明,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身心尚未成熟,他们的恋爱往往表现出不稳定性高、周期短等特点,几乎都不超过一年。由此引发的暗恋、失恋或恋爱中的矛盾成为情绪问题的根源,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这是因为个体到了青春期,情绪变得敏感而脆弱。青春期个体的情绪反应性和敏感性提高,一方面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比少年儿童更强的信息分析和自主能力,另一方面这也让青少年更易冲动,使其情绪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少年儿童期。就拿失恋来说,心理咨询和个案研究中,青少年不乏因失恋而带来严重情绪问题,从而较长一段时间影响生活、学习的案例。

  对此,教育者需要教育孩子平衡好爱情和生活其他部分的关系。在遭遇爱情烦恼时,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学会自我调节(如找到消极事件的积极意义、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等),学会向家人、老师或者同伴倾诉。情绪调节能力对于人的一生极其重要,如果青春期的孩子能够在爱情的探索中有机会修习这一课,无疑对他将来的成长大有助益。

(图片来源:刘文利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四年级下册P2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风险因素二:身体健康问题。

  我们知道,青春发育期的孩子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带来疾病传播和身心伤害的风险较高。因此,我们需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包括教会学生生理卫生、自我保健、避孕等知识;培养学生交流、协商、做负责任决定等能力。

  我们常说的“早恋”一词事实上是一个不科学的本土概念,因为人生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划定一个专门恋爱的阶段。出于对青少年的真诚关心,我们应该认识到:青春期的爱情发生是不可小视、也不可打压的现实情况。作为教育者(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的监护人),唯有跟青少年站在一起,尊重他们、倾听他们、引导他们,在风险到来之前和之时给到他们强有力的支持,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快乐地渡过青春期。

作者:肖瑶 刘文利

编辑:刘文利 肖瑶

参考文献:

[1] Carver K, Joyner K, Udry J R. National estimates of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s.[J]. 2003:23-56.

[2]胡晓雯, 谢静波, 谭晖,等. 上海市618名初三学生生殖健康知信行现况[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10):1462-1464.

[3]王亚平, 张悦, 林柔君,等. 中学生对恋爱的认知及归因探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4, 11(5):9-13.

[4]李俭莉. 内江地区高中生性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7):1265-1267.

[5]李玉艳, 赵瑞, 周颖,等. 小学高年级与初/高中学生恋爱态度和行为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 33(2):249-253.

[6] Furman W, Brown B B, Feiring C. The development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ce[J].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p296

[7] Munck V C D, Korotayev A, Munck J D, et al.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Models of Romantic Love Among U.S. Residents, Russians, and Lithuanians[J]. Cross-Cultural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al Science, 2011, 45(2):128-154.

[8] Jankowiak W, Shen Y, Yao S, et al. Investigating Love's Universal Attributes: A Research Report From China[J]. Cross-Cultural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al Science, 2015, 49(4):1-15.

[9] Bartels A, Zeki S. The neural basis of romantic love[J]. Neuroreport, 2000, 11(17):3829.

[10] Xu X, Aron A, Brown L, et al. Reward and motivation systems: a brain mapping study of early-stage intense romantic love in Chinese participants.[J]. Human Brain Mapping, 2011, 32(2):249–257.

[11] Aron A, Fisher H, Mashek D J, et al. Aron A, Fisher H, Mashek DJ, Strong G, Li H, Brown LL. Reward, motivation, and emotion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early-stage intense romantic love. J Neurophysiol 94: 327-337[J]. 2005, 94(1):327-337.

[12] Ortigue S, Grafton S T. The Neural Basis of Love as a Subliminal Prime: An Event-relate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J].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07, 19(7):1218-1230.

[13] Song H, Zou Z, Kou J, et al. Love-related changes in the brain: A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J].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4, 9(71):71.

[14] Connolly J, Craig W, Goldberg A, et al. Mixed-Gender Groups, Dating,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Early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4, 14(2):185–207.

[15]朱再民, 庄丽频, 谢曙光,等. 北仑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及生活事件相关性分析[C].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 2011.

[16]王亚平, 张悦, 林柔君,等. 中学生对恋爱的认知及归因探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4, 11(5):9-13.

[17] Ladouceur C D. Neural systems supporting cognitive-affective interactions in adolescence: the role of puberty and implications for affective disorders.[J]. Frontiers in Integrative Neuroscience, 2012, 6:65-65.

[18]袁加锦, 刘莹莹, 杨洁敏. 应对方式与认知训练对青少年情绪障碍易感性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14, 22(7):1062-1074.

[19] Shain B N. Collaborative role of the pediatrician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in adolescents.[J]. Pediatrics, 2012, 130(6):1725-42.

[20]董丹丹. 一例中学生因失恋厌学的案例分析[J]. 社会心理科学, 2012(11):124-128.

[21]邓公明. 学生“失恋”后的心理分析与调节[J]. 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2010(4):42-43.

[22]赵鹏程. 少年期学生的早恋及其教育.[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4):93-9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